本帖最后由 自由的狼牙月 于 2022-8-30 17:15 编辑
回顾了一下2014年的装修帖子,累计点击量已经超过三万了,不过与几年后杨梅渡动辄十几万点击的装修贴相比就小巫见大巫了,说明论坛这几年用户数是几何级数增长啊。当时的自己还是从装修小白开始补课的,感谢格调装饰的朽木老总帮我提升了审美品位,达到了网红“现象级”的装修效果。既然因为二孩换了大房子,就干脆再立一个帖子,也是梳理一下装修思路和进展。这一次还是朽木出品,要的就是一种高逼格的水准,也是这么多年对朽木高水准一如既往的信任。
设计首先是一种思想活动,是一种精神世界在物理空间中的投射;其次才是一种审美创造,是视觉要素重组出的空间图景;再则是一种有机生长的生活肌理,而非装饰元素的简单堆砌。而设计思想要用设计语言来呈现。
2014年装修的时候还是年轻气盛,热衷美式的厚重与北欧的轻盈,混搭在一起形成一种对冲的碰撞感。如今人到中年,开始希冀简约而不简单的思想享受,也能够更深的理解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
随性,简约、雅静、惬意是一种人到中年自然的选择,带着岁月打磨与沉淀的痕迹。“极简”是一种生活方式,意味着人生的张弛有道,一紧一慢间取得平衡;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处处留白的艺术,是一种处处留有余地的心境,从别处听来四个字“禅亦生活”,让人与当下流行的影响比如宅寂联系起来。
书写帖子的过程,就是人与文化之间产生的一种碰撞,意图从思想层面出发,沿着空间布局、风格要素、技术操作等层面展开,再现杨梅渡已经断层多年的装修神贴。不说别人,我自己刚刚开始这次装修和现在审美什么的差别都很大,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唯一办法就是多看好的装修案例,多涨知识,提高自己审美,看多了就很快审美疲劳了,然后眼就尖了,对细微的细节都能分辨和取舍。因为我自己会去学,设计师和监理说了的技术和设计,我不懂的就去查,所以这样就可以平等对话,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想法,这非常重要,毕竟以后是自己住,要吻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感受偏好。
相比2014年,这次首先是户型的区别,之前买的是中海的小三房,户型紧凑,所以需要尽可能节约空间,因此采用了大量共同空间、掏空墙体、增加抽屉等设计来换取对室内空间的高效利用。而云府这一套是四房大户型,空间上已然绰绰有余,就需要考虑空间的错落有致和适当留白的精神余味。最难的部分,恐怕是如何在普通百姓的收入水平上,用各种并不昂贵的材料做出高洁清澈的极简风格。云府这个户型因为是小高层,房子中央只有一个立柱承重,其他墙面都是非承重墙都可以调整,非常适合打破原有墙体结构,将其重新拼接和组合,打造一个规整而温馨治愈的居住空间。有一种流行的设计方案就是将书房、餐厅、客厅、厨房打通连接,将空间的视野上最大程度的延伸,带来更多的通透和光线,同时也带来通风性和开阔的视野——空间决定视野,视野决定心境。
为了实极简主义下空间纯粹与简约质感的巧妙结合,我计划在客厅等开放空间中,通过用混有高级灰的白色来营造光亮的空间感,地面用大面积天然石材纹路的地砖来增加空间的自然氛围,将源于自然的触感凝结于各个维度,营造舒享“真我”的生活意境。我挺欣赏与侘寂混搭的那种感觉,其实就是躺平的那种感觉——即使不收拾也不会破坏极简的那种规整。不然一偷懒就会被看出来,那种极简要不得,会累死。之前一直不满意“极简”这种“搞死自己、美观别人”的副作用,我看了百来套极简风格的案例就已经审美疲劳了,想到住进去可能就会因为懒得收拾干净而讨厌,觉得还是我现在中海这种懒散的混搭充满生活气息又不会令人心生厌倦。直到我看到“侘寂”的案例,眼前一亮,这是懒人福音——各种做旧和锈斑简直就是为了不打扫卫生也看不出来服务的。就像我中海现在的做旧木纹砖,阿杜那里拿的,谁看了都说好打扫卫生又好看,兼得。我想了一下,为了自己长久的偷懒幸福着想,还是要走这条路线,不要跟着极简的勤快人把路走歪了。装修就是要把自己真实的个性给外翻出来,不要装得太作,那就不是我真实的样子了,活得多累。我和朽木说:“这样才能出经典,独一无二的自我,独一无二的经典;就是因为你和我很像,很懒散,所以这样的风格才可能出来;千人一面的极简多么不能展现出你懒散到极致的内心”。
室内的基调,我不想使用具有攻击性的高光本白,而是想用降度的温暖的象牙白作为整个房子的基调,通过细腻的肌理让白色显得柔和亲近如宣纸,而客厅和过道黑色的线脚作为勾线,大面积的灰色地砖则如墨色晕染,大概就是这种做旧的水磨地板连带做旧原木家具体现出来的懒散感觉。这种灰白如同水墨的设色彼此映衬交织在一起的晕开的无规则、颓废、慵懒、脱线感,而不要太严谨、规整、一板一眼、横平竖直,那样搞得自己太难受,和穿正装一样的感觉。整体感觉就是有点像枯山水那种很简洁又不对称、不规整,不僵硬,木色、白色、高级灰、橘黄色拼块在一起:白色和灰色的对比就像是宣纸上水墨平铺的感觉,木色就像是画桌或者画框的背景颜色和框架边界,橘黄色就是偶尔跳亮一点氛围。
在空间立面上使用石材与木色、黑与白、深与浅之间的对比,来丰富空间的整体细节,让空间的层次更加分明,尤其是可以用不同明度的白色和灰色搭配,既丰富空间层次,也十分耐看。在房间、卫生间等私域空间中,用质感灰色调作为整个空间的主要配色,木地板和床、柜等的实木材质,让整个空间变得更加自然舒适,渗透一种回归自然的愿望,同时又透露出整个空间当中的宁静。
公共空间需要被柔和的光所联系起来,所以从门厅到起居室到书房、厨房、卫生间、衣帽间等家庭起居空间,利用玻璃、格栅、推拉门进行分隔,让空间变得更加灵活和通透,不阻拦光线自由散漫地洒落在屋子的角落。大面积的前后阳台,可以封闭成为推拉窗户,为室内提供了充足的光线,弥补因地处二楼导致的采光不足问题。反射光是最有高级感的,灯光设计的时候尽量多使用反射光,比如反光槽、洗墙灯带等。
“极简”与“侘寂”都是非常适合大平层的格调,于我个人,是处于后现代艺术、禅意、黑客精神汇聚融合的三角洲冲积地带:其中既有瓦解传统艺术秩序和现代艺术刚性的力量,也有凸显打破壁垒、寻求交流的开放空间思想。我想要极简和侘寂的混搭,带一点颓废与慵懒的感觉。与美式、欧式、中式风格的突出主题、衬托点缀不同,这种设计理念类似日本枯山水,强调无中心的均衡感受,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整体观感。只要空间中再点缀一些金属和玻璃的元素,就能营造出轻奢的格调了,并不需要更多的花费。
现在大量设计方案都是设计元素的堆砌,而没有消化与融合成为完整的一体,这工作非常耗时费力,所以很多流水线上的设计师都不会做这项工作,只能业主亲历亲为才能打造自己理想的新家。装修其实是艺术品和工程管理的结合,没有折磨就没有艺术,好的艺术及必然面对更多的困难。因为我不要普通的设计,我要卓越的设计,这不仅仅是说对设计师的折磨和考验,我自己也参与其中,好的案例要靠设计师和自己一起创造,而不是什么全案落地。所以每天必去工地,每天都要恶补小红书装修案例,我必须比我的师傅监理设计师都更熟悉我家,熟悉各种工艺配色材料,不然出错了气死都还没有办法。
第一部分:装修规划程序 1.先搜索设计师的样板图,积累我对于极简风格的理想图景,分解设计的要素组成。
2.分空间梳理设计元素,提取自己想要的要素。
4.对赣州中心城区建材供应进行尽调,选择接近底价的建材压低预算。 5.用软装来平衡不同设计元素风格中的罅隙,并柔化其生活使用功能。
第二部分:理想中的装修样板 一、入户空间 二、客厅空间 15.
三、厨房餐厅空间
四、书房空间 五、卧室空间 六、浴室空间 七、玻璃与空间分隔 八、阳台和家政间空间 九、空间中人工光源的设计
第三部分:施工进展
|